最新的劳动法关于辞退的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合法合规解除劳动合同,禁止随意辞退员工,并规定了经济补偿标准和违法辞退的法律责任。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
合法辞退的情形
用人单位仅在以下情况可解除合同:员工严重违纪(如旷工、贪污)、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或经培训/调岗后仍无法胜任。企业需留存书面证据,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
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补偿标准按3倍封顶且年限不超过12年。
-
违法辞退的后果
若企业无正当理由辞退员工,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还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涉及争议时,劳动仲裁或法院可判决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
特殊保护群体
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工伤丧失劳动能力者,以及患病在医疗期内的员工,除非存在严重过错,否则企业不得解除合同。
劳动者遭遇不合理辞退时,建议及时收集考勤记录、工资单、辞退通知等证据,并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