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老人签订的合同只要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等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关键点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署的合同有效;涉及重大财产处分需谨慎;特殊类型合同(如遗嘱、赡养协议)有特别要求。
-
民事行为能力是核心
60岁以上老人若神志清醒、能辨认自身行为,签订的合同(如房屋买卖、借款协议)与其他成年人具有同等效力。但若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等情形导致行为能力受限,需法定代理人追认。 -
重点关注财产类合同
- 房产处置:房屋赠与或出售需确保老人完全自愿,避免子女胁迫,建议公证或律师见证。
- 借款/投资:高收益理财合同需核实条款,警惕欺诈风险,保留书面证据。
-
特殊合同注意事项
- 遗嘱:自书遗嘱需亲笔书写签名,代书遗嘱需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见证人。
- 赡养协议:子女间签订的赡养分工协议需老人明确同意,不得免除法定义务。
建议老年人在签署重大合同前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保留沟通记录,必要时通过公证增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