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超过65岁签订合同的效力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结论如下: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原则
65岁以上人群若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无精神障碍、智力缺陷,能理解合同内容及后果),其签订的合同有效。这一年龄标准与《民法典》规定的18周岁成年人的标准一致。
-
合同无效的特殊情形
若签订人因精神障碍、智力缺陷等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合同存在欺诈、胁迫、违法条款等情形,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效力待定。
-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若65岁以上人员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则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双方应建立劳务关系。但退休后签订的合同(如返聘协议)仍具法律效力。
-
法律救济途径
合同效力争议可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需提供证据证明签订时具备行为能力、合同内容合法等。
总结 :超过65岁签合同并非绝对无效,关键在于签订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及合同本身的合法性。建议签订前核实对方年龄及行为能力,并明确合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