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恶意调岗降薪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金(N+1)、补足工资差额及额外赔偿金,甚至通过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原岗位。关键点包括:举证单位违法事实、明确**时效(1年)、协商优先但保留证据。
- 赔偿标准
- 若单位单方降薪未协商,需补发工资差额并支付25%经济补偿。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按2倍经济补偿金(2N)赔偿,工作满1年赔2个月工资。
- 被迫离职可主张N+1补偿(N为工作年限),同时索要未休年假折算工资。
- **步骤
- 第一步:书面要求单位出具调岗降薪依据,留存劳动合同、薪资流水等证据。
-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效2年),或直接申请仲裁(时效1年)。
- 第三步:仲裁申请需包含诉求明细,如恢复岗位、补薪、赔偿精神损失(特殊情形)。
- 注意事项
- 警惕“不胜任工作”等借口,单位需提供培训记录或考核证明。
- 哺乳期、工伤期等特殊保护期调岗,可主张双倍赔偿。
- 协商录音、微信记录、邮件均可作为证据链。
遇到恶意调岗降薪,建议优先协商但坚决**,法律明确保护劳动者权益,拖延可能导致赔偿金额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