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单方面降薪20%通常属于违法行为,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违法情形
-
未经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单方面降低工资20%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
-
未遵循法定程序
若企业因经营困难等客观原因调整工资,需提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否则可能构成违法。
二、合法情形
-
协商一致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中关于薪酬的条款,则合法。
-
合法制度依据
企业需有明确的薪资管理制度,且降薪需符合制度规定并提前公示,且降幅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三、**途径
-
协商解决
建议与用人单位沟通,提供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降薪通知等)说明降薪不合理性。
-
劳动仲裁或诉讼
若协商失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
-
法律救济
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计算,且不得以补发工资形式规避责任。
四、注意事项
-
绩效工资的合理性 :若降薪涉及绩效工资,需证明调整符合绩效考核标准。
-
证据收集 :保留书面通知、邮件、录音等证据,便于**。
单方面降薪20%通常违法,但需结合是否协商一致及程序合规性判断。建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