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性、身份影响、法律后果不同
开除和开除公职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用范围不同
-
开除公职
仅适用于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2. 开除
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包括私人企业),针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
二、法律性质与后果不同
-
开除公职
属于 行政处分 ,是公务员职业生涯的终局性处理,意味着永久失去公务员身份,且 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也永不录用为公务员 。2. 开除
属于 劳动合同解除 ,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被开除者未来仍有机会重新就业,但需符合岗位要求。
三、程序与审批不同
-
开除公职
需经公务员所在单位提出建议,经任免机关审查批准,程序较为严格。2. 开除
由用人单位根据内部规章制度决定,程序相对灵活,但仍需符合劳动法规定。
四、其他差异
- 身份标识 :开除公职者会失去公务员身份证、社保等权益,而普通开除仅解除劳动关系。- 再就业限制 :开除公职者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重新进入公职体系,但可从事其他职业。
总结 :开除公职是针对公务员的严重违纪行为的终极处罚,而开除是用人单位对各类员工的常规处理方式。两者在法律后果、身份影响及再就业机会上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