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患职业病、重大疾病、处于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或因工致残时,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否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以下是五种受法律明确保护的情形:
-
职业病
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病、职业中毒等因工作环境直接导致的疾病。例如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确诊职业病后,企业不仅不能辞退,还需承担治疗及赔偿责任。 -
医疗期内疾病
无论是否与工作相关,员工在法定医疗期(通常3-24个月)内均受保护。例如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企业需保留岗位并按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
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
工伤导致伤残等级认定的员工,企业需安排适配岗位或保留劳动关系,直至退休。强行辞退将面临高额罚款。 -
孕期/产期/哺乳期疾病
女职工因妊娠并发症或产后康复无法工作的,企业不得以病假为由解雇,且需保障产假待遇。 -
重大疾病且治疗未终结
如尿毒症、艾滋病等需长期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结束后若仍需治疗,企业需协商调整岗位而非直接辞退。
提示:若遭遇违法辞退,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索赔。保留病历、劳动合同等证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