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压/湿压
PCB压合工序是多层印制电路板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高温高压环境实现层间粘合。以下是详细的工序流程及关键要点:
一、压合工艺流程
-
层叠准备
-
将预浸料(PP胶片)、内层板和外层铜箔按设计要求叠合,确保对称性和厚度公差控制在±10%以内。
-
埋阻抗控制线路位于刚性芯板上,避免Z轴方向变形。
-
-
真空环境创建
-
通过预抽真空(5-10分钟)和主抽真空(15-25分钟)实现高真空度(90-95kPa),排除层间空气并清除PP胶挥发物。
-
真空度采用阶梯式提升(如50kPa→70kPa→85kPa→95kPa),避免因压力突变导致层间位移。
-
-
加热压合
-
将叠合好的PCB送入预热压合机,温度控制在170-190℃,压力达2.0-3.5MPa,使环氧树脂熔融并固化。
-
压合时间根据层数和工艺要求调整,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
-
冷却与后处理
-
压合后迅速冷却,防止热应力引起的翘曲变形。
-
进行层内连接处理、AOI(自动光学检测)检查及终检验收,确保尺寸和电路符合性。
-
二、关键工艺参数控制
-
温度 :预压阶段80-120℃,正压阶段170-190℃。
-
压力 :通常在350-420 psi(约24-29MPa)范围内。
-
真空度 :主抽真空阶段需达到90-95kPa。
-
升温速率 :采用曲线控制(如每分钟升温5℃),避免应力集中。
-
冷却速率 :快速冷却以减少热变形。
三、质量检测与规范
-
尺寸检测 :通过AOI系统检查板层对齐和孔位精度。
-
功能测试 :进行电气连接测试,确保层间导通性。
-
工艺标准 :遵循IPC-4101、IPC-A-600等国际规范。
四、典型压合阶段解析
-
预压阶段 :80-120℃,0.5-1.5MPa,排除PP材料气泡和挥发物。
-
正压阶段 :170-190℃,2.0-3.5MPa,树脂充分流动固化。
-
冷却阶段 :控制降温速率,防止翘曲。
通过以上步骤和参数控制,可确保多层PCB的层间连接可靠性,满足高密度、高性能电子产品的制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