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预防措施需从设备管理、操作规范、环境维护、应急响应等多方面入手,确保食品安全与人员安全。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设备与设施管理
-
设备检查与维护
-
加工、烹饪设备需定期检查零部件安装牢固性及设备完好性,运行时禁止接触运转部件。
-
配备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并定期维护检查。
-
-
电气安全规范
-
电器设备使用前需检查电源完好性,禁止先开电源后插插头。
-
避免水浸电气设备,防止短路或火灾。
-
二、操作规范与卫生管理
-
食品加工流程
-
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食材清洗、储存、加工各环节卫生达标。
-
加工人员需持健康证并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
-
餐具消毒与环境卫生
-
建立餐具清洗消毒流程,使用自动洗碗机等设备。
-
定期清洁操作间、储藏间等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
三、环境与设施防护
-
物理防护措施
-
操作间、储藏间安装金属防护门及防拆窗栏,竖杆间距≤110mm。
-
配备视频监控系统,重点区域接入公共安全平台。
-
-
燃气与燃料管理
-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接口,安装泄漏报警器。
-
柴油灶需定期清理排风罩油垢,防止火灾。
-
四、应急响应与培训
-
应急预案制定
-
成立应急小组,明确火警、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包括疏散路线、灭火措施等。
-
配备急救箱,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120或119。
-
-
安全培训与演练
-
定期开展消防、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等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每学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操作流程。
-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食堂安全风险,保障师生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