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产假新规明确:基础98天+地方奖励叠加,难产、多胎最高可享365天! 国家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产前15天),难产、多胞胎等情形可额外增加15天/婴儿,流产女职工按孕期享15-42天产假。地方政策进一步“加码”,如生育一孩奖励60天、三孩奖励80天,部分省份还提供弹性哺乳假或企业补贴政策,总产假最长可达一年。用人单位违规克扣产假或工资的,将面临每人1000-5000元罚款。
-
基础产假与特殊情形
全国统一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顺产98天(含产前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婴+15天。流产按孕期分15天(未满4个月)或42天(满4个月)。 -
地方奖励假差异化
各省在98天基础上增设生育奖励假,如广西一孩+60天、三孩+80天;成都对纯母乳喂养女职工额外奖励1个月。部分企业因地方社保补贴政策(如江苏三孩补贴80%),更支持员工延长产假。 -
陪产假与育儿假配套
配偶陪产假15-30天,育儿假5-20天/年(子女3周岁内),多子女家庭可叠加。重庆、安徽等地将育儿假延长至子女6周岁前。 -
权益保障与违规处罚
产假工资按“就高原则”发放:生育津贴≥原工资按津贴支付,不足部分由单位补足。违规企业将受人社部门处罚,最高罚款5000元/人。
提示:产假天数与地方政策强相关,建议通过当地卫健委官网或12333热线查询细则,保留医院证明等材料以便**。职场妈妈可主动协商签订补充协议,确保假期与薪酬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