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后保险处理的核心是确保社保连续性,避免断缴影响养老、医疗等权益。关键操作包括:①新单位无缝衔接参保;②灵活就业身份自助续缴;③跨省市需办理社保转移。不同险种处理方式各异,养老和医疗可个人续缴,失业险符合条件可申领补贴,工伤和生育险随离职自动终止。
-
养老保险:离职后若未就业,可凭身份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续缴,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跨省市就业需办理转移手续,新单位直接接续参保即可。中断缴费虽可补缴,但可能影响退休待遇。
-
医疗保险:断缴次月起无法报销,建议通过灵活就业参保或转入户籍地居民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继续使用,转移时需同步办理医保关系接续。
-
失业保险:非自愿离职且缴费满1年可申领失业金,最长领取24个月。主动辞职不符合条件,但缴费年限会保留。
-
工伤与生育保险:离职后自动失效,无需个人处理。生育津贴需在职时连续缴费满一定期限方可享受。
-
公积金:账户余额可提取或封存,新单位入职后继续缴存。异地转移需通过全国公积金接续平台办理。
及时与原单位确认社保停缴月份,避免重复缴费或空档期。建议优先通过线上渠道(如地方政务APP、电子社保卡)办理转移或续缴,减少奔波。若短期内无就业计划,可按最低档缴纳养老和医疗,保持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