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辞退员工不当天发工资是否违法?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工资,因此原则上属于违法行为。但实践中,若企业能在合理期限内(如下个工资支付日)结清且不超出地方规定,可能不认定为违法;若蓄意拖欠或超出期限,则员工可依法**。
-
法律明确规定: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要求劳动关系解除时“一次付清”工资,未当天支付即违反法律原则。但地方执行存在差异,例如部分地区允许在1-3个工作日内支付,需结合当地具体规定判断。
-
合理期限的例外:若企业因财务流程需延迟支付,但能在合理周期(如次月发薪日)内完成,且员工无异议,通常不视为违法。但若企业以“内部流程”为由长期拖欠,则构成违法。
-
员工**途径:遭遇拖欠时,员工可先协商要求支付;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主张工资及赔偿金(应付金额50%-100%)。违法成本包括赔偿金与行政处罚。
-
特殊情况处理:若劳动合同约定固定发薪日且未到期,或双方协商一致延期支付,可能豁免违法性。但单方面延迟且无正当理由仍属违法。
总结:企业应优先遵守“即时结清”原则,避免法律风险;员工需保留证据,遇拖欠时积极**。合理期限与地方细则的灵活性不意味着企业可随意拖延,核心仍是保障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