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工资的最高赔付月数并非固定值,而是取决于工资水平、工作年限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性质。关键规则:①普通劳动者按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赔1个月工资);②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者,最高赔12个月;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但特定情形下仍受12年上限限制。
-
经济补偿计算基础
劳动者月工资未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赔偿月数=实际工作年限(满6个月按1年算,不足6个月赔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8年7个月可获9个月工资补偿。 -
高收入劳动者的特殊限制
若月工资超过社平工资3倍,赔偿标准按3倍社平工资计算,且总年限不超过12年。例如工作15年、月薪5万元(假设社平工资1万元),最多赔12个月×(3倍×1万元)=36万元。 -
违法解除的加倍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但若劳动者月工资超过社平工资3倍,赔偿金仍受12年上限约束,即最高24个月(12年×2倍)。 -
协商解除的常见误区
部分企业误以为协商解除一律赔12个月,实则仅适用于高收入者。普通劳动者协商解除仍按实际年限计算,如工作20年应赔20个月工资。
总结:赔偿月数需结合工资水平、工作年限及解除合法性综合判断。建议保留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据,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