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赔偿金的最多赔偿月数为12个月,但需注意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普通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按司龄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上限为12个月;二是高收入者(月工资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金不仅月数上限为12个月,且计算基数也受限(按3倍社平工资封顶)。若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即2N,最高24个月工资)。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核心是司龄与月工资。司龄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至1年按1年算,不足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5年8个月的员工被合法辞退,可获得6个月工资补偿;若月薪为社平工资3倍以上且司龄15年,则最多只能按12个月×3倍社平工资补偿。
违法辞退的赔偿标准更高。用人单位若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合同(如孕期辞退、医疗期内裁员等),需按经济补偿金的2倍支付赔偿金。假设员工司龄10年,合法辞退补偿10个月工资,违法辞退则需支付20个月工资。但高收入者仍受12年司龄上限约束,即最高赔偿24个月工资(12年×2倍)。
特殊情形可能影响赔偿结果。协商解除、企业破产等情形下,经济补偿金仍适用12个月上限;但员工因严重违纪被辞退则无补偿。需注意,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含奖金、绩效等。
建议劳动者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若对赔偿计算有争议,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用人单位也应依法操作,避免因违法成本翻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