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工龄的员工可以被开除,但需满足法定条件,并非“免死金牌”。关键在于用人单位需证明员工存在严重过错(如严重违纪、重大失职等),或符合其他法定解除情形。若违法辞退,企业将面临双倍赔偿金的法律责任。
-
法律对15年工龄的特殊保护有限
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员工,仅限制企业以“无过失性辞退”(如不胜任工作、经济性裁员等)解除合同。但若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错行为(如严重失职、刑事责任等),企业仍可合法开除且无需补偿。 -
合法开除的核心:证据与程序
企业需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定义“严重违纪”标准(如旷工天数、损失金额等),并保留完整证据链(警告记录、监控录像等)。例如,员工因违规操作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即使工龄20年也可被辞退。程序上需提前通知工会并给予员工申辩机会,否则可能因“比例原则”被判违法解除。 -
违法开除的代价高昂
若企业无法证明员工过错或程序瑕疵(如未书面警告直接辞退),需支付赔偿金(工龄×月工资×2倍)。例如,15年工龄员工月薪1万元,违法辞退需赔偿30万元。员工还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企业需补发工资。 -
柔性处理与风险规避
对长期工龄员工,建议优先协商解除(N+1补偿)或调岗培训。企业应定期更新制度,确保条款合法明确,并通过考核、书面警告等方式逐步升级处理,避免“一步到位”式辞退引发争议。
15年工龄并非“铁饭碗”,企业和员工均需明确权利义务。员工应遵守职业规范,企业则需合规管理,用法律平衡劳动关系稳定性与用工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