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53号令,即《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已于2023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旨在依法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保障“双减”政策落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一、政策背景
教育部53号令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意见》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解决校外培训领域存在的擅自举办机构、隐形变异培训等问题。该办法通过明确执法责任和依据,提升校外培训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二、适用范围与原则
- 适用对象:面向社会招收3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 执法原则:坚持公正、公开,注重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三、主要内容
- 违法情形:包括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违规举办社会性竞赛等行为。
- 法律责任:依据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对违法情形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
- 处罚程序:明确立案标准、调查职权、听证告知情形等,规范执法行为。
四、实施与监督
- 实施主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校外培训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其他相关部门协同查处。
- 监督机制:要求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压实执法责任,确保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有效推进。
五、政策意义
该办法的实施将有效遏制校外培训乱象,规范行业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同时推动“双减”政策持续取得实效。
如需了解详细内容,可参考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