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未签劳动合同仍可申请劳动仲裁,关键需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即使缺乏书面合同,劳动者通过工资记录、工友证言等证据确认用工关系后,即可依法主张工伤赔偿,用人单位拒赔时仲裁机构必须受理。
-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成立,未签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认定。《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只需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伤事实,仲裁机构不得以无合同为由拒绝受理。 -
证据收集策略
重点保留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表、工作证、工作群聊天记录等,工友书面证言或客户合作记录也可作为辅助证据。医疗记录需完整保存,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为事故发生后1年内。 -
**流程分步走
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胜诉后向社保部门提交工伤认定。若用人单位未参保,仲裁可裁决其按工伤保险标准全额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等。 -
企业拒赔应对
仲裁败诉或企业拖延时,15日内可向法院起诉。法律援助案例显示,即使企业否认用工,法院仍可能根据证据链判决赔偿。
提示:尽早固定证据并启动法律程序,避免超过时效。遇到阻碍时可寻求工会或法援支持,确保权益不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