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定带薪年假天数根据工龄分为三档: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享5天,满10年不满20年享10天,满20年以上享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假,且单位需保障职工休假权益,未休年假需按日工资300%支付报酬。
-
工龄分段计算:年假天数与累计工龄直接挂钩,工龄越长假期越长。例如,刚入职满1年的新人可享5天,而工作15年的职工可享10天。工龄计算包含不同单位的工作经历,确保公平性。
-
休假安排灵活性:单位可结合生产需求和职工意愿集中或分段安排年假,通常不跨年度。特殊情况下可协商跨年休假,但需保留书面同意证据。例如,春节前后集中休假符合政策鼓励的“与小长假连休”模式。
-
未休假补偿机制:若因单位原因未安排休假,需按日工资3倍支付报酬(含正常工资)。例如,月薪1万元的职工未休5天年假,补偿金额约为4597元(计算方式:10000÷21.75×5×200%)。
-
例外情形:职工若当年请事假超20天(不扣工资)或病假超2-4个月(按工龄划分),将取消年假资格。寒暑假天数多于年假的教师等行业人员也不重复享受。
合理规划年假既能保障劳动者权益,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建议职工提前与单位沟通安排,留存休假申请记录,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