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计算通常需要除以21.75天,这是根据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个休息日)÷12个月得出的标准值,用于统一折算日工资基数。但具体是否适用需结合劳动合同、加班类型(工作日/休息日/法定假日)及地区规定综合判断。
-
21.75天的来源:我国法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由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双休日后,除以12个月计算得出。这一数值是劳动法规定的日工资折算基准,用于计算加班费时需先通过月工资÷21.75得出日工资标准。
-
不同加班场景的算法差异:
- 工作日加班:按日工资的1.5倍计算,需先通过21.75天折算日薪;
- 休息日加班:未安排补休时按2倍日工资支付;
- 法定节假日加班:直接按3倍日工资计算,且不扣减原工资。
-
例外情况需注意:部分企业采用实际出勤天数(如22天或23天)计算工资,可能因行业特性或地区细则调整。但若因此导致加班费低于法定标准,则属违法行为。
-
实操建议:核对劳动合同约定,确认企业采用的计薪规则是否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存在争议,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合理计算加班费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21.75天作为法定基准值需灵活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结果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