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87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即“2N”),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强力保障​​。

  1. ​违法解除的认定​​:用人单位未按法定程序解除合同(如无合法理由解雇、伪造辞退理由)或违反特殊保护期规定(如孕期、医疗期内解雇),均构成违法解除。

  2. ​赔偿金计算标准​​:以劳动者工作年限为基准,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个月工资计算,满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若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封顶且年限不超过12年。

  3. ​与经济补偿金的区别​​:经济补偿金(“N”)适用于合法解除情形(如协商解除、裁员等),而赔偿金(“2N”)专用于违法解除,二者不可同时主张。

  4. ​**关键步骤​​:劳动者需保存书面解除通知、工资记录等证据,并在一年仲裁时效内主张权利;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提示​​:遇到违法解雇时,冷静收集证据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确保自身权益最大化。

本文《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41191.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辞职赔偿计算方法

​​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38条辞职时,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为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若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还可能加付50%~100%赔偿金。​ ​ 具体计算需结合工作年限分段(满1年算1个月工资,超6个月不满1年按1年计,不满6个月算0.5个月)和工资基数(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发工资,含奖金补贴),但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时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2025-05-15 资格考试

新劳动合同法辞退补偿n+1

新劳动合同法中,辞退补偿“N+1”是指用人单位在符合特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其中,“N”是劳动者工作年限对应的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的部分按比例计算;“+1”则是在未提前30天通知的情况下,额外支付的代通知金,金额为劳动者上个月的工资。 适用条件 未提前30天通知 :用人单位需在解除劳动合同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以劳动法第39条辞退我

公司不能简单地以劳动法第39条为由辞退你。 劳动法第39条主要涉及的是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以及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等情形。 1.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公司若以这一条辞退你,需要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你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87条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劳动法第87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时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关键点包括:①适用违法解除情形;②计算基数为员工月工资;③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员工有权要求赔偿金。具体标准如下: ​​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例如,员工应得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违法辞退时需支付10个月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50条赔偿内容

​​劳动法第50条明确规定,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包括拖欠工资、25%补偿金及可能的双倍赔偿金。​ ​ ​​工资支付形式与时间​ ​ 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必须通过货币形式按月发放至劳动者本人账户,禁止以实物或其他形式替代。例外情况仅限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44条加班规定

劳动法第44条明确规定了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适用于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三种情况,支付标准分别为不低于工资的150%、200%、300%。 具体适用场景 延长工作时间 :在工作日安排加班,需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加班工资。 休息日加班 :在休息日安排加班,可选择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 法定节假日加班 :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加班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二款

​​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二款规定,当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即终止。​ ​ 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者退休后劳动关系自动解除的法律依据,同时涉及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劳动者权益与企业用工管理。 ​​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需同时满足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55岁)和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若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但未缴满年限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合同法44条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44条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六种法定情形​ ​,包括合同期满、劳动者退休或死亡、用人单位破产或解散等​​刚性条款​ ​,是劳动关系结束的法律依据,同时涉及经济补偿、工资结算等衍生权益。 ​​劳动合同期满​ ​:双方约定的合同期限届满时,劳动关系自动终止。若用人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导致劳动者拒签,需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4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4条明确指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4条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这一条款体现了劳动法中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尊重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 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44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第4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三种加班情形下需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报酬,具体标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150%支付、休息日加班按200%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00%支付。​ ​这一条款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核心依据,尤其强调​​补休优先原则​ ​(休息日加班未补休才需支付双倍工资)和​​法定节假日不可调休​ ​的强制性。 分点论述: ​​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最新规定

‌根据2025年最新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核心情形包括:① ‌协商解除需书面协议‌;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如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等);③ ‌劳动者主动辞职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④ ‌经济补偿标准按N+1计算‌(N为工作年限)。以下分点详解关键条款: ‌ ‌协商解除 ‌ 双方达成一致可解除合同,但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补偿金额、离职时间等条款,避免后续纠纷。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上班一周超过40小时可以拒绝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果用人单位要求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劳动者可以依法拒绝。 拒绝加班的法律依据 法律明文规定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定工作时间要求,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 加班需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应支付加班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一周超过44小时就要支付加班费吗

​​在中国,员工一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规定,标准工时制下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超出部分需按150%(工作日)、200%(休息日)或300%(法定节假日)的标准支付报酬。但特殊工时制(如综合计算工时制)需另行计算。 ​​标准工时制的核心规则​ ​:法定每周上限44小时,超出即视为加班。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1.5倍工资计算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一周工作超过44小时付加班费可以吗

​​中国法律规定,企业安排员工一周工作超过44小时必须支付加班费,且加班时长和报酬标准受《劳动法》严格限制。​ ​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第四十一条,标准工时制为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超出部分视为加班,企业需按以下标准支付报酬:工作日加班按工资的150%计算,休息日加班按200%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00%计算。若企业未足额支付,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一周上班超过44小时怎么办

‌若一周上班超过44小时,您可能面临 ‌《劳动法》超时风险‌、 ‌健康透支隐患‌和 ‌**路径选择‌三大核心问题。我国标准工时为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超时工作需依法支付加班费或协商调休。以下是具体应对方案: ‌ ‌法律权益核查 ‌ 核对劳动合同:确认约定工时是否符合《劳动法》第36条标准 计算加班时长:工作日超时按150%计薪,休息日200%,法定假日300% 保留考勤记录:电子打卡

2025-05-15 资格考试

综合工时制每周超过44小时

​​综合工时制下每周工作超过44小时属于加班,需支付1.5倍工资;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则需支付3倍工资。​ ​ 该制度允许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灵活计算工时,但周期内总工时不得超过法定标准(平均每周40小时),超出部分视为加班。 ​​法律依据与标准​ ​ 我国《劳动法 》规定标准工时为每周不超过44小时,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规定》进一步缩短为40小时。综合工时制需经审批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定时工作制超过了44小时

不定时工作制是否超过了44小时? 在不定时工作制下,工作时间可以灵活安排,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无限制地工作超过44小时。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员工的平均周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应超过44小时。 1. 劳动法规定 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休息权和健康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第三十八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44条第一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将终止。这是劳动合同终止的一种常见情形,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达成续签协议或劳动者明确表示不同意续签的情况。 1. 合同期满的认定条件 劳动合同期满的终止情形,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固定期限;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未在合同期满前提出续签意向;

2025-05-15 资格考试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核心规定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除外。​ ​ 这一条款明确了合同生效的一般原则与例外情形,是判断合同法律效力的关键依据。 ​​合同生效的默认规则​ ​:通常情况下,合同经双方合意成立即产生法律约束力,无需额外程序。例如,买卖双方签署协议后,权利义务即生效。 ​​特殊生效要件​ ​:涉及不动产转让、外商投资等特定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合同法52条在民法典哪条

‌《合同法》第52条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已整合至《民法典》第144条、第146条、第153条和第154条,主要涉及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无效、虚假意思表示无效、违法悖俗无效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无效‌四种核心情形。 ‌ ‌对应条款解析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无效 ‌(原《合同法》52条无对应项,但《民法典》第144条新增):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直接无效。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