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员工一周工作时间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根据《劳动法》规定,标准工时制下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超出部分需按150%(工作日)、200%(休息日)或300%(法定节假日)的标准支付报酬。但特殊工时制(如综合计算工时制)需另行计算。
-
标准工时制的核心规则:法定每周上限44小时,超出即视为加班。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1.5倍工资计算,休息日加班优先安排补休,否则按2倍工资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则需支付3倍工资且不得以补休替代。
-
特殊工时制的例外情况:经劳动部门批准的企业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前者按周期(如月、季、年)总工时核算,超时部分按1.5倍支付;后者通常不适用加班费规定,但需保障员工休息权。
-
举证与**要点:员工需保留考勤记录、加班通知或工资条等证据。若企业拒付加班费,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逾期不执行可能面临赔偿金处罚。
-
企业合规建议:合理排班并书面约定工时制度,避免强制隐形加班。高频加班可能被认定为“变相延长工时”,即使未超44小时,也可能需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者应明确自身工时类型及权益,企业则需严格遵循法定标准,避免因加班费纠纷引发劳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