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公司不买社保能赔多少

​公司不缴纳社保的赔偿金额主要包括三部分:补缴社保费用、经济补偿金和实际损失赔偿。​​具体赔偿标准根据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和实际损失情况综合计算,例如工作满一年可获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等损失,公司需全额赔偿。

  1. ​补缴社保费用​
    公司必须依法补足劳动者在职期间未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全部社保费用,这是法定义务,不能以现金补偿替代。补缴基数按实际工资计算,逾期补缴还需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 ​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以公司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每工作满一年可获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半年按半个月计算,满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例如月薪5000元、工作3年,可获1.5万元补偿。

  3. ​实际损失赔偿​
    若因公司未缴社保导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养老金等社保待遇,劳动者可要求公司赔偿相应损失。例如医疗费自付部分、养老保险待遇差额等,需提供实际损失凭证。

​提示:​​ 劳动者应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若公司拒不执行,可向社保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欠缴金额1-3倍的罚款。

本文《告公司不买社保能赔多少》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56919.html

相关推荐

为什么很多公司不交社保没人告

很多公司不交社保,但很少有人主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员工对社保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员工不了解社保的重要性,认为短期内不缴纳影响不大,未意识到未来可能面临养老金、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等问题。 **成本较高 :员工通过法律途径**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需要承担律师费用,而这些成本可能超出员工的预期收益。 法律**程序复杂 :员工需先确认劳动关系,再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诉讼

2025-05-15 资格考试

签合同不给交五险违法吗

签合同不给交五险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即我们常说的“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履行这一义务属于违法行为。 1. 法律依据明确: 《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不交社保一告一个准吗

‌公司不交社保并非“一告一个准”,但劳动者**成功率高 ‌。关键点在于:‌证据充分性 ‌、‌投诉流程规范性 ‌以及‌企业违法事实的明确性 ‌。若企业确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通过仲裁或诉讼**时,法律通常倾向保护劳动者权益。 分点论述: ‌法律依据明确 ‌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否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据此主张补缴或赔偿。 ‌**路径多样 ‌ ‌投诉举报 ‌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劳动合同不交五险一金怎么告

​​遭遇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不交五险一金时,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关键可主张​ ​双倍工资差额、补缴社保、经济补偿金​​等权益。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 ​​明确可主张的权益​ ​ ​​双倍工资​ ​:入职满1个月未签合同的,可要求支付第2个月至第12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最高11个月)。 ​​补缴社保/公积金​ ​:向社保局、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合同单位交了五险告他有用吗

​​不签劳动合同但单位缴纳了五险,员工仍然可以依法**,且胜诉概率较高。​ ​关键在于:​​未签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最高11个月)​ ​,而五险缴纳不能免除单位签订合同的法律义务;​​社保缴纳记录可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据​ ​,但需注意时效性和证据补充。 ​​法律明确支持双倍工资主张​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交保险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可以签订劳动合同,但不交社保是违法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且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约定无效。 以下是详细分析: 法律强制性 :社保缴纳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相关费用。即使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该协议也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风险提示 : 员工权益受损 :若未缴纳社保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劳动合同不交保险能仲裁吗

​​不签劳动合同、不交社保当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这是法律明确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且用人单位需承担补签合同、补缴社保及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等法律责任。关键在于​​及时收集证据​ ​并​​注意仲裁时效​ ​,避免权益因超期而丧失。 ​​法律明确支持仲裁​ ​ 根据《劳动合同法 》和《社会保险法 》,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即使未签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劳动合同不买保险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依法主张双倍工资差额、经济补偿及社保待遇损失赔偿​ ​。具体包括:未签合同最高11个月双倍工资、补缴社保或折算现金赔偿,以及被迫离职时的工龄经济补偿。以下是关键**要点: ​​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 自用工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最长11个月。若满一年未签合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仍需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

2025-05-15 资格考试

签了劳动合同不交保险合法吗

签了劳动合同不交保险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因劳动合同中未约定或双方协商一致而不履行。 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强制性规定 :社会保险的缴纳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不交保险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遇到公司‌不交社保 ‌、‌不签劳动合同 ‌的情况,劳动者可通过‌收集证据 ‌、‌投诉举报 ‌或‌申请劳动仲裁 ‌维护权益。以下是具体应对方法: ‌收集劳动关系证据 ‌ 保留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如微信、邮件)、工牌等证明实际劳动关系的材料。 若公司未签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赔偿(最长11个月)。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拨打12333或到当地人社局现场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

2025-05-15 资格考试

离职了可以告公司不交社保吗

​​离职后可以要求公司补缴社保,但通常不能直接起诉,需通过行政投诉或劳动仲裁**。​ ​关键点在于:若公司从未办理社保登记,可起诉索赔损失;若已登记但欠缴,应向社保部门投诉强制补缴;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医疗费等实际损失,可单独起诉索赔。 ​​**核心路径​ ​ 公司未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但司法实践明确区分处理方式:已参保但欠缴的纠纷归社保行政部门管辖,劳动者需携带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不交社保打官司能赢吗

‌公司不交社保打官司能赢吗? ‌ ‌能! ‌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劳动者**成功率极高 ‌。关键点在于:‌证据充分 ‌(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途径明确 ‌(劳动仲裁前置)、‌法律支持刚性 ‌(企业可能面临补缴+罚款)。 分点解析: ‌法律依据明确 ‌ 企业不交社保属于违法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干了15天公司不给交社保能告吗

​​干了15天公司不给交社保能告吗?​ ​ ​​可以。​ ​ 根据《社会保险法 》,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当月缴纳社保,​​拖延或拒缴属违法行为​ ​。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甚至主张经济补偿​ ​。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法律依据明确​ ​ 企业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否则面临补缴、滞纳金及行政处罚​ ​。即使工作仅15天,员工仍享有社保权益。 ​​**步骤​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不交社保一年赔多少钱

公司未交社保一年可能面临多重经济损失,包括经济补偿金、滞纳金及罚款,总额可能远超公司实际应缴社保费用。以下分点详细说明: 1. 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若员工因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2. 滞纳金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86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没签合同可以三天内离职吗

没签合同可以三天内离职吗? 通常情况下,即使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员工仍然需要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和劳动法的要求来办理离职手续。由于没有合同的约束,员工可能在法律上享有更多的自由,包括在三天内离职的权利。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和公司政策而异。 1. 劳动法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一规定通常仍然适用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劳动合同可以随便辞职吗

​​不签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辞职,仍需遵守法定程序​ ​。​​转正员工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天通知​ ​。未签合同虽属单位违法,但劳动者仍需履行通知义务,否则可能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权益包括:主张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补缴社保、追讨加班费​ ​,若单位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 ​​辞职程序的法律要求​ ​ 即使未签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没签合同一声不吭直接走人

‌员工没签合同直接走人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但关键看劳动关系是否成立 ‌。‌即使未签书面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仍受法律保护 ‌,用人单位需支付工资且不能随意扣罚;‌但员工擅自离职可能需赔偿培训费、交接损失等 ‌,极端情况下甚至影响职业信用。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没签合同≠劳动关系无效 ‌事实劳动关系成立条件 ‌:只要存在实际用工(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工作成果等),法律即认定劳动关系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离职合同直接走人可以吗

​​不签离职合同直接走人存在法律风险,可能面临赔偿、社保断缴及职业信用受损等后果。​ ​ 根据《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需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未履行程序可能构成违法解除,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也可能拒绝办理离职证明,影响后续就业。 ​​法律后果​ ​:直接离职若造成用人单位损失(如项目中断、招聘成本增加),需按合同约定赔偿。即使未签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仍需遵守法定程序。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合同谁吃亏

​​不签合同谁吃亏?​ ​ ​​从法律层面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能因未签合同遭受损失,但用人单位面临的双倍工资赔偿、行政处罚等法律风险更直接且严重;劳动者则可能因举证困难导致**受阻,但可通过工资记录等证据主张权益。​ ​ ​​用人单位的高风险代价​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满一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不签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不签合同并不等于“一告一个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不签合同就能无条件获得赔偿。以下是不签合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及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若用人单位未能在用工满一个月后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需支付劳动者每月双倍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