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可以要求公司补缴社保,但通常不能直接起诉,需通过行政投诉或劳动仲裁**。关键点在于:若公司从未办理社保登记,可起诉索赔损失;若已登记但欠缴,应向社保部门投诉强制补缴;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医疗费等实际损失,可单独起诉索赔。
-
**核心路径
公司未缴社保属于违法行为,但司法实践明确区分处理方式:已参保但欠缴的纠纷归社保行政部门管辖,劳动者需携带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证据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官方责令公司补缴并加收滞纳金。仅当公司完全未办理社保登记且无法补办时,法院才受理赔偿诉讼。 -
经济补偿的特殊情形
以公司未缴社保为由主动辞职的,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经济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N个月工资)。但需注意:仲裁时效为1年,且需证明离职原因与社保欠缴直接相关。若员工曾书面同意不缴社保或已领取社保补贴,可能丧失索赔资格。 -
损失赔偿的实操要点
因公司未缴社保导致无法报销医疗费、丧失生育津贴等实际损失,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索赔。需保存医疗票据、政策文件等证据链,证明损失与公司违法行为的因果关系。部分地区还支持追讨养老金待遇差额。
提示:**时优先协商,协商无果再投诉。跨地区就业需注意社保转移衔接,避免断缴影响权益。灵活就业者可自行参保后向公司追偿单位应缴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