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双方自愿性和协商程序合法性,强调解除行为需满足平等协商、书面形式、无强迫情形三大关键点。
劳动合同法36条规定全文解读
相关推荐
劳动法36条最新规定全文
《劳动法 》第36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旨在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平衡。以下分点解析核心要点: 工时上限 :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是法定基准,超出部分需按加班处理。特殊行业经批准可调整工时,但必须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加班限制与补偿 :加班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1小时
解除劳动合同第36条规定第几项
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该条规定属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范畴,具体为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强调了劳动合同解除的协商一致性,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通过平等自愿的原则,共同决定解除劳动合同。它不涉及具体的项目或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第六例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核心内容是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且经济补偿标准由提出方决定 。若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若劳动者提出且双方同意,则无需补偿。这一条款体现了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协商原则,但需注意协商过程必须合法合规,避免单方面强制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36条明确双方可通过协商解除合同,关键在于“协商一致”的法律效力。实践中,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第41条明确规定了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程序及特殊保护措施,核心在于平衡企业经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该条款要求裁员需满足四种法定情形之一,且人数达20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时,必须履行提前说明、听取意见、上报方案等程序,同时优先留用三类弱势群体,并在6个月内优先招回被裁人员。 经济性裁员的四大法定情形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
劳动法第41条司法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41条的核心是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程序,明确需满足“经营困难”“技术革新”等法定条件,且必须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如长期合同工、家庭无其他就业者),同时提前30日向工会/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报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裁员合法性前提 企业仅因四种情形可启动裁员:(1)破产重整;(2)生产经营严重困难;(3)转产/重大技术革新;(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法第39至41条
《劳动合同法》第39至41条是规范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明确规定了不同情形下的解除条件和程序。以下是详细解读: 1. 第39条:过失性解除 关键点 :员工存在过错时,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适用情形 :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在我国职工被辞退有哪些补偿
在我国,职工被辞退时可依法获得经济补偿,核心标准为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N) ,特殊情形下可能涉及代通知金(+1)或双倍赔偿(2N) 。具体补偿金额与辞退原因、工龄、工资水平直接挂钩,且设定了社平工资3倍和12年上限的封顶规则。 经济补偿金(N)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半年按半月计算,超半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得收入(含奖金、津贴)
主动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如何
主动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通常依据劳动法规定,以员工的工作年限为计算基础。 1. 工作年限的计算 定义 :工作年限是指员工在当前公司连续工作的年数,自员工入职之日起计算,至公司辞退之日止。 注意 :若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有间断,则间断期间不计入工作年限。 2.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 = 工作年限 × 月工资 月工资标准 :月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终止的七种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的七种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些情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中有明确规定,确保了劳动合同的合法终止。 以下是详细分点说明: 劳动合同期满 :这是最常见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当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
劳动合同法36条至42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至第42条涵盖了劳动合同解除的多种情形及保护性规定,以下是每一条的核心内容及适用场景: 1. 第36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劳动合同解除的常见方式,体现了双方自愿的原则。 2. 第37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 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即可。此条保护了劳动者的辞职权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劳动关系中唯一基于双方合意终止合同的法定情形,核心亮点在于:无需法定事由、程序灵活、经济补偿可协商 ,体现了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 协商解除的合法性基础 该条款明确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协商一致”,即双方平等自愿达成合意。无论是用人单位提出还是劳动者发起,只要双方就解除时间
新劳动法第41条规定内容
新劳动法第41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时,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且每日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但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这一规定在保障企业灵活运营的严格限制了加班时长 ,并强调协商程序与劳动者健康保护 的核心原则。 协商前置原则 :延长工时需用人单位、工会和劳动者三方达成一致,单方面强制加班属违法行为。例如
劳动法第4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报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且须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如长期合同工、家庭无其他就业成员者等)。 经济性裁员需满足以下条件:企业濒临破产进入法定整顿期,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裁员方案应包含裁减人数、名单、补偿标准等细节,确保程序合法。用人单位未履行报告义务或未优先留用符合条件员工的
最新劳动法41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1. 延长工作时间的适用条件 延长工作时间并非用人单位单方面决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生产经营需要 :用人单位需证明存在实际的生产经营需求。
2024年下半年英语46级报名时间
2024年下半年英语四六级报名时间 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笔试(CET)及口试(CET-SET)的报名时间因地区和学校而异,但通常在9月中下旬开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 : 大部分省份的报名时间集中在9月14日至9月25日之间,具体时间段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学校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报名时间,例如分阶段报名。 报名方式 : 考生需要登录全国大学英语四
上半年46级考试时间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已确定:笔试将于6月14日举行,口试安排在5月24日至25日。 报名时间因省份而异,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考生需通过CET全国网上报名系统完成资格审核与缴费。关键亮点 :①笔试与口试间隔3周,备考时间更灵活;②口语考试采用机考形式,每场仅30分钟;③成绩单改为电子与纸质双轨制,考生可自主选择。 考试时间安排 笔试定于6月14日
2024下半年六级报名时间表
2024年下半年英语六级报名时间集中在9月中旬至下旬,全国多数省份报名时间为9月11日至25日,笔试定于12月14日举行,口试时间为11月23日至24日。 考生需通过CET全国网上报名系统 完成注册、资格审核及缴费,部分省份如江西、广东、山东等报名窗口较短(9月18日-24日) ,需特别注意截止时间。 报名时间差异 :各省份报名时间不统一,例如上海、黑龙江从9月11日启动
劳动法规定一个月上多少小时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月标准工时为166.64小时(按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折算), 但实际工作时长受加班限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和特殊工时制度影响。①标准月工时166.64小时 ②加班上限36小时/月 ③综合计算工时需审批 标准工时计算 法律默认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40小时,按月平均21.75个工作日计算,标准月工时为166.64小时。企业安排超时工作需支付加班费。
劳动法为什么规定44小时
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主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平衡工作效率与劳动者健康。 1. 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法通过限制工作时间,避免劳动者因过度劳累而损害身体健康。 合理的工作时长有助于劳动者获得充足的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历史背景 1994年《劳动法》首次规定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四小时,体现了缩短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