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转用工业用地报批手续需经立项预审、用地申请、组卷上报、省级审批、土地征收、供地建设6大关键环节,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合审查,全程需严格遵循《土地管理法》及地方补充条例。
-
立项预审:企业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至县级发改委,同步由自然资源局核查用地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地块是否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
用地申请与组卷:通过预审后,向县级自然资源局提交农用地转用申请书,同步准备征地补偿方案、耕地占补平衡证明(如异地补充耕地指标)、环评批复等材料,组卷时间通常需3-6个月。
-
省级审批:材料经市、省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审核,重点审查耕地保护措施与土地集约利用指标,省级政府批复为法定程序,涉及超50公顷需报国务院批准。
-
土地征收:获批后由县级政府发布征地公告,组织听证并签订补偿协议,补偿标准需按区片综合地价执行,完成社保安置后才可实施清表。
-
供地与建设:土地纳入储备后通过招拍挂或协议出让供地,企业缴清出让金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动工前需完成“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
农转用工业用地流程复杂且周期长(通常1-2年),建议提前对接专业测绘机构与律所,确保耕地占补、征地补偿等合规性,避免因材料瑕疵导致审批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