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离职的赔偿规定因伤残等级和地区政策而异,核心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中后两项需离职后申领。具体金额与本人工资、当地社平工资挂钩,五至十级伤残均可享受,但一至四级伤残需保留劳动关系。
-
赔偿项目与条件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认定后即可申请,与伤残等级挂钩(如十级为7个月工资)。
- 离职专属赔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需解除劳动关系后申领。例如,上海十级伤残各为3个月社平工资,广东十级分别为1个月和4个月本人工资。
- 停工留薪期待遇: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不变,单位不得辞退,否则需赔偿。
-
地域差异与计算方式
- 补助金基数可能为本人工资(如广东)或社平工资(如上海),本人工资高于/低于当地标准的按300%或60%封顶计算。
- 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部分地区(如吉林)按年限递减补助金。
-
**要点
- 工伤认定需在受伤后1年内申请,否则丧失赔偿资格。
- 单位拒赔可申请劳动仲裁,保留医疗记录、工资流水等证据。
工伤离职赔偿需结合伤残等级、地方政策及个人工资综合计算,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律师以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