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经审工作报告是工会组织对经费收支、管理及使用合规性进行全面审查和监督的核心文件,其核心价值在于确保经费透明、高效服务于职工权益。通过审计监督、制度完善和风险防控,报告不仅强化工会内部治理,还为上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是工会公信力的重要体现。
审计监督与流程优化
经审工作以《工会法》《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为依据,采取“预算执行+专项审计”双轨模式。例如,白银市总工会通过“1单位+N项目”捆绑审计,一次性完成预算、专项资金等多项审查,效率提升显著。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审计,通过资质审查和培训确保专业性,实现“审计质量+覆盖范围”双统筹。
制度规范与风险防控
经审报告需突出制度建设,如临沂市总工会联合审计局出台《关于加强工会审计监督工的意见》,明确审计频率、整改问责机制。重点审查困难职工帮扶、劳模资金等高风险领域,通过“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跟踪”三环节管控,确保资金流向“重点人、重点事”。海淀区总工会的“离任必审”制度,五年内纠正核算差错22.45万元,体现审计的纠偏作用。
数据驱动与成果运用
报告需量化审计成果,如年度审计项目数、整改金额及覆盖率。通过表格呈现问题类型与整改率,增强说服力。部分工会将审计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对整改不力者约谈问责,形成闭环管理。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如经审台账电子化)可提升数据准确性和追溯效率。
总结
工会经审报告应聚焦“合规性、透明度、服务性”,以审计实效保障经费“用对、用好”。基层工会需强化培训与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报告的专业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