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需支付的赔偿金额主要包括双倍工资差额(最长11个月)及经济补偿金,具体金额根据劳动者实际工资和工作年限计算。 例如,月薪1万元的员工工作满1年未签合同,最高可获11万元赔偿(1万×11个月),若被违法辞退还可追加经济补偿金。
-
双倍工资差额计算:用工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合同的,从第2个月起每月支付双倍工资,实际赔偿为“已发工资×1”。计算基数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含提成、奖金),不包括加班费。例如,月薪含基本工资5000元+提成3000元,则按8000元标准补差额。
-
经济补偿金追加情形:若未签合同期间被辞退,用人单位需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每满1年补1个月工资)。违法解除的需双倍支付,即“2N”赔偿。例如工作2年被辞退,可获4个月工资补偿。
-
特殊限制与时效:双倍工资索赔最长11个月,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封顶;低于最低工资的按最低标准计算。
劳动者需保留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益。企业补签合同不免除既往赔偿责任,故意不签约将面临更高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