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的行为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持有要求
-
劳动合同的份数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
-
劳动合同的交付义务
用人单位有义务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将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二、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的法律后果
-
行政责任
若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改正;若因此给劳动者造成损害,还需承担赔偿责任。
-
民事责任
-
双倍工资赔偿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月工资。
-
赔偿损失 :若因合同缺失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如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
-
-
**途径
-
协商解决 :劳动者可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提供合同。
-
投诉举报 :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改正。
-
法律诉讼 :若协商或投诉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合同无效或要求赔偿。
-
三、特殊情况说明
-
复印件效力 :劳动合同复印件通常不能单独作为证据使用,但若加盖公章或双方签字认可,可取得与原件同等法律效力。
-
证据留存建议 :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盖公章的复印件,并留存沟通记录作为辅助证据。
公司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的行为不仅违法,还可能引发经济赔偿和法律纠纷,建议劳动者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