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执一份,未交付即构成违法,劳动者可要求改正或索赔,甚至主张未签合同的二倍工资赔偿。
-
法律明确要求双方持有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必须将一份文本交付劳动者留存。若公司以“统一保管”等理由拒绝交付,劳动者有权要求复印或拍照留存证据,避免争议时陷入被动。 -
用人单位需承担双重责任
未交付合同的公司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失(如**困难、社保纠纷等),还需赔偿。实践中,部分案例支持劳动者主张未签合同的11个月双倍工资赔偿。 -
劳动者如何应对
签约后若未拿到合同,应主动索要;若遭拒,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保留工资条、工牌等辅助证据,即使合同未在手,仍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提示:劳动合同是**核心凭证,切勿忽视。遇到公司拒交合同,及时行动才能有效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