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共7编1260条,系统整合了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9部现行法律,全面规范民事关系,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人格权独立成编
首次将人格权保护单独列为法典第四编,明确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等基本权利,特别规定禁止性骚扰、保护个人信息等条款,体现"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
物权保护体系升级
增设居住权制度,明确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自动续期;细化业主共有部分收益归属规则,规定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强化对不动产权利人的保护。 -
合同规则与时俱进
新增物业服务合同、保理合同等典型合同类型;明确电子合同成立时间以"提交订单成功"为准;规定不可抗力条款适用情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 -
婚姻家庭制度革新
设立离婚冷静期制度,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增加"家风条款",规定最有利于被收养人原则,体现家庭文明建设导向。 -
继承规定更趋人性化
扩大代位继承范围至侄甥辈;新增打印遗嘱、录像遗嘱形式;明确遗产管理人制度,保障遗产分配公平有序。 -
侵权责任科学细化
确立"自甘风险"免责规则,完善高空抛物责任追究机制;规定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
时效与附则衔接完善
统一诉讼时效为3年,明确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时效自成年起算,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这部法典通过确立"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构建起覆盖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保障体系。随着配套司法解释的出台,其条款正持续转化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