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法对60岁以上工伤的规定

不能认定工伤

根据最新劳动法律法规,关于60岁以上工伤的规定如下:

一、工伤认定资格

  1. 超过60岁通常不能认定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职工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的,不再具备劳动关系,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2. 特殊情形的劳动关系认定

    若60岁以上人员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从而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二、赔偿标准与程序

  1. 适用人身损害赔偿

    • 若超过60岁且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虽已退休但未参保,受伤后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处理,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等。

    • 若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则按劳务关系处理,不适用工伤赔偿标准,可能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规定索赔。

  2. 赔偿项目与标准

    • 医疗费 :治疗工伤的必要费用。

    • 停工留薪期工资 :保障治疗期间的收入。

    • 伤残津贴 :根据伤残等级发放,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本人工资。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按伤残等级计算月数(如一级27个月)。

    • 其他费用 :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三、时效与救济途径

  • 工伤认定时效 :通常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

  • 救济途径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四、注意事项

  • 协议约定 :部分地区允许超过60岁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特殊协议,明确工伤认定和赔偿方式,但需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 地区差异 :具体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法律机构。

60岁以上工伤赔偿需根据劳动关系状态和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进行区分处理,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前明确合同条款以规避法律风险。

本文《最新劳动法对60岁以上工伤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93146.html

相关推荐

《劳动法》第36条原文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该条款明确了两大核心:‌标准工时制的法定上限 ‌和‌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保障 ‌。 ‌每日与每周工时限制 ‌ 根据第36条,用人单位必须确保员工单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若因生产特点需延长工时,必须符合第41条的加班规定。‌每周总工时不得超过44小时 ‌

2025-05-02 资格考试

行业和领域的区别

​​行业和领域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业是围绕同类经济活动形成的企业集合(如制造业、金融业),具有明确的商业属性和分类标准;而领域是意识形态或社会活动的范围(如科学领域、学术领域),范畴更广且分类更灵活。​ ​ ​​定义差异​ ​ 行业特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经济活动集合,例如食品行业、汽车行业,强调商业性和市场分工。领域则指向社会活动或学科范围,如教育领域、环保领域,涵盖商业与非商业场景。

2025-05-02 资格考试

行业分为哪三大类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行业分类方式因应用场景和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行业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第一产业 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产品的行业,主要包括: 农业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林业 :木材加工、林产品种植等 牧业 :畜牧业、养殖业等 渔业 :水产养殖、捕捞业等 二、第二产业 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行业,涵盖: 采矿业 :煤炭、石油

2025-05-02 资格考试

行业和产业的区别

​​行业和产业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技术分类,产业是宏观生产力布局的集合。​ ​行业以产品技术或服务特性划分(如餐饮、物流),产业以核心技术和经济功能整合多个行业(如第一产业整合农林牧渔)。​​产业范围更大、具有战略导向性,行业更聚焦具体领域且存在从属关系。​ ​ 从统计角度看,行业严格按国家标准分类(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时不允许重复计算

2025-05-02 资格考试

简述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它不仅纠正了当时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还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 1.纠正军事指挥错误遵义会议在1935年1月召开,正值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的艰难时刻。会议总结了红军在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2025-05-02 资格考试

遵义会议的目的和意义

遵义会议的目的在于在最危急关头挽救党、红军和中国革命,通过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 1. 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集中讨论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包括红军的战略方向和领导核心的确立。 2. 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通过批判“左”倾错误,会议结束了其在党中央的统治,为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奠定了基础。 3. 确立***的领导地位

2025-05-02 资格考试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在1935年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其核心内容为总结军事错误、调整领导层并确立***的领导地位,历史意义在于挽救了党和红军,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会议内容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教训 :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指出冒险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是失败主因。 领导层改组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增选***为政治局常委,形成以***

2025-05-02 资格考试

遵义会议的三个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三大历史意义在于:确立了***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挽救了党和红军于危难之中。 ‌ ‌确立***的领导地位 ‌ 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军事指挥错误,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实际上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这一决策为后续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走向成熟。

2025-05-02 资格考试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其核心意义在于:结束了“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在党和红军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党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成熟,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 ​​纠正错误路线,挽救革命危局​ ​ 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的军事指挥错误,否定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2025-05-02 资格考试

行业管理指的是什么工作

​​行业管理是介于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管理之间的专业化管理活动,核心目标是通过统筹规划、协调监督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其本质是​ ​以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维护行业利益并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关键职能涵盖制定技术标准、组织企业协作、提供技术咨询及行业趋势研判​​,常见实施主体包括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及大型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 ​ ​​规划与协调​ ​: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行业特点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36条和37条区别

劳动法36条和37条的主要区别在于工时制度的规定和加班安排的不同。 第36条规定了标准工时制,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而第37条则针对的是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允许在一定周期内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但需保证劳动者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与法定标准工时基本相同。 以下是具体区别: 1.工时制度的定义与适用范围:第36条适用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规定经济补偿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及配套规定,经济补偿的细则如下: 一、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工作年限与工资基数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标准: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则按3倍计算,年限上限为12年。 二、特殊限制条件 若劳动者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

2025-05-02 资格考试

浙江省36条办法具体细则

浙江省36条办法是省委省政府为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制定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核心亮点包括政务审批“减环节降成本”、市场环境“公平透明”、法治监管“柔性执法”、惠企服务“免申即享”等创新举措​ ​。其细则涵盖六大领域,具体如下: ​​政务环境智慧高效​ ​ 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低风险项目审批压缩至15天,实施“拿地即开工”改革。政府承担图审费、防雷检测费

2025-05-02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法第36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要求,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1. 每日工作时间的上限 《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这一规定旨在防止过度劳动,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 2. 每周工作时间的平均限制

2025-05-02 资格考试

无劳动合同几年内能索要双倍工资

​​劳动者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最长可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但需在1年内及时申请仲裁,否则可能因时效问题丧失权利。​ ​ 具体时效起算规则因地区而异,部分地区按月计算时效(如北京、广东),部分地区从违法行为结束次日整体计算(如浙江、江苏)。 ​​法律依据与期限​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82条,用人单位用工超1个月不满1年未签合同的,应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未签须付双倍工资吗

是的,劳动合同未签,用人单位须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具体情形如下: 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违反了法律规定。从第二个月起,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2025-05-02 资格考试

无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及操作流程: 一、赔偿条件 用工满1个月未签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赔偿11个月)。 劳动者拒绝签合同 若劳动者明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但需提供已尽通知义务的证据。 二、赔偿计算方式 计算基数 :以劳动者实际工资为基数(含基本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没签合同是赔偿双倍工资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这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键点在于: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赔偿11个月,且劳动者需在1年内主张权利 ‌。以下是具体规则: ‌赔偿条件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从第2个月起至满1年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即额外支付1倍工资)。例如:工作6个月未签合同,可索赔5个月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双倍工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双倍工资的规定如下: 一、适用情形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第2个月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签订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11个月双倍工资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满1年后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持额外赔偿。 法律依据与适用范围 双倍工资罚则适用于用工超1个月未满1年未签合同的情形,或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却未签订的情况。计算时以劳动者实际工资为基数,按月支付两倍差额。 时间节点与计算规则 起算点

2025-05-02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