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应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特殊情况下也可选择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等法院。关键点包括:地域管辖以“原告就被告”为原则,合同履行地需明确约定或依法推定,专属管辖和协议管辖优先于一般管辖。
-
被告住所地法院
一般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若被告是法人,则为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多个被告的,可选择任一被告住所地起诉。 -
合同履行地法院
合同已约定履行地的,按约定;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的,需根据合同类型确定:- 买卖合同中,交货地或货款接收地可作为履行地;
- 借款纠纷中,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
- 不动产租赁、建设工程等纠纷,以不动产所在地为履行地(属专属管辖)。
-
协议管辖优先
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法院(如“由XX法院管辖”),只要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则以约定为准。但约定模糊(如“可向甲方所在地法院起诉”)可能无效。 -
特殊情形处理
- 网络合同纠纷:通过信息网络订立的买卖合同,收货地法院可管辖;
- 涉外合同:可能适用涉外民事诉讼规则,需结合具体连接点(如标的物所在地)确定;
- 劳动争议:需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再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
提示:起诉前建议通过法院官网或12368热线确认管辖范围,避免因管辖错误被驳回。涉及复杂纠纷时,可咨询专业律师制定诉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