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起诉流程的核心步骤包括:仲裁前置(15日内起诉)、法院立案审查(7日内决定)、一审程序(3-6个月)、二审终审(3个月),全程需6-12个月。关键点在于及时保留证据、严格遵守时效、优先选择调解程序以缩短周期,同时注意仲裁裁决书是起诉的必要文件。
-
仲裁前置与起诉条件
劳动争议必须先行仲裁,对裁决不服的需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起诉需满足四项条件:原告与案件直接相关、有明确被告和诉讼请求、属于法院管辖范围,并附仲裁裁决书证明时效合规。口头或书面起诉状需包含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及证据清单。 -
法院立案与审理流程
法院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一审程序包括:- 庭前准备:送达起诉状副本、组建合议庭、调查取证;
- 开庭审理:按法庭调查(陈述、举证)、辩论(原被告交锋)、最后意见征询顺序进行;
- 判决或调解:调解不成则及时判决。简易程序可缩短至3个月,复杂案件适用普通程序(6个月)。
-
二审与执行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在15日内上诉,二审法院3个月内终审裁决。胜诉后若对方未履行,需在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需6个月内执行完毕。终局裁决(如小额争议)用人单位不得上诉,可直接申请执行。
提示:劳动者应优先在仲裁阶段达成调解以加速流程,起诉时同步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资产转移,并注意地域差异(一线城市审理周期更长)。专业律师介入可规避程序瑕疵,法律援助符合条件的可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