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律强制性义务,不可通过约定免除。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类,缴费基数与工资挂钩,用人单位需在用工30日内办理登记。若未依法缴纳,企业将面临罚款等法律责任。
-
社保的法定性与强制性
劳动法明确规定,社保缴纳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义务,任何“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均无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双方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仅由企业承担。试用期员工同样享受社保权益,企业需在用工30日内完成登记。 -
社保的具体项目与作用
社保涵盖五类保障:养老保险保障退休生活,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工伤保险覆盖职业伤害,失业保险提供失业救济,生育保险补偿生育期间的收入损失。每项保险的缴费比例和基数由地方政策规定,通常按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 -
企业违规的法律风险
未缴或少缴社保的企业将面临行政处罚,包括补缴欠款、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以及1-3倍罚款。若未办理社保登记,逾期不改正的最高可处3倍应缴罚款。员工有权要求企业补缴,即使离职后仍可追溯。 -
社保缴费的实操要点
缴费金额=缴费基数×费率,基数每年7月调整,与当地平均工资挂钩。企业需按月代扣代缴员工个人部分,并告知缴费明细。工资低于最低基数的按最低标准缴纳。
总结:依法缴纳社保是企业的底线责任,也是员工权益的核心保障。劳动者应主动核对缴费记录,遇企业违规可向社保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