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12章68条,重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监督和风险防控,新增“财务监督”专章并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全面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
- 结构框架:12章涵盖预算管理、收支核算、资产处置等全流程,增设财务监督章节(第11章),明确内外部监督机制,填补旧版制度空白。
- 核心修订:
- 预算管理:要求所有收入纳入预算,严禁无预算支出,实行项目库动态管理;
- 资产管控:提高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一般设备单价≥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建立共享共用制度;
- 核算创新:允许部分行业采用权责发生制,解决收付实现制下的收支不配比问题。
- 风险防控:
- 专项资金需专户核算,挪用将追责;
- 负债管理新增风险预警机制,严控借入款项规模。
提示:事业单位需结合行业细则调整内部财务制度,重点关注成本核算与绩效挂钩、资产台账动态更新等新要求,确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