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10多天直接离职是否有工资?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实际工作期间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即使未满一个月。关键亮点包括:①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②**可通过协商/劳动监察/仲裁;③未签劳动合同仍受法律保护;④试用期员工同样享有工资请求权。
一、工资计算依据
- 劳动合同约定:若已签订合同,按约定日薪或月薪折算(月工资÷21.75天×实际出勤天数)
- 实际工作记录:通过考勤表、工作日志、钉钉/企业微信记录等证明出勤情况,即使未签合同也可主张权益
- 特殊情况处理:如企业以“未交接”为由克扣工资,需举证实际损失,否则需全额支付。
二、**途径与步骤
- 优先协商:携带考勤证据与企业沟通,要求出具《工资结算单》
- 行政投诉: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提交书面投诉(需在离职后1年内)
- 申请仲裁:准备劳动关系证明(工牌/排班表/工资转账记录)、出勤证据、企业注册信息等材料。
三、特殊情形处理指南
- 未签劳动合同:可通过微信工作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证明事实劳动关系,主张双倍工资差额(工作超1个月未签)
- 试用期离职:提前3天书面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关系,工资结算标准与正式工一致
- 企业拒付对策: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或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在线投诉。
四、注意事项
- 离职前建议以书面形式(邮件/纸质)提交辞职通知,注明预计工资结算金额
- 保留工作服、门禁卡、工作沟通记录等辅证材料
- 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离职后15天,超期可视为拖欠。
建议劳动者在离职前与企业明确工资结算方案,若遇恶意欠薪可向当地工会或法律援助中心求助。需注意:主动离职虽能获得已工作天数的工资,但未提前30天通知(非试用期)造成企业损失的可能需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