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对旷工行为的处理需遵循合法程序,超出规定扣款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核心结论
用人单位无权因旷工额外扣发工资 ,若存在扣款行为,可通过法律途径**。建议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则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二、具体处理方式
-
确认扣款合法性
-
用人单位仅可扣除旷工当天的工资,不得额外扣发其他天数工资或罚款。
-
若扣款金额超过月工资20%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属于违法行为。
-
-
与用人单位协商
-
首先尝试与管理层沟通,要求解释扣款依据并协商调整方案。
-
若协商无果,可要求返还多扣工资。
-
-
投诉与仲裁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要求调查处理。
-
若劳动监察介入后仍无法解决,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应得工资及赔偿。
-
三、法律依据
-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可按合同约定赔偿,但每月扣除额不得超过工资的20%。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需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四、注意事项
-
保留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便于后续**。
-
若用人单位以“经济处罚”为由扣款,需审查其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合规。
通过以上方式,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违法扣款引发更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