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公司安排休假不发工资的行为通常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定节假日与带薪年假
-
法定节假日
若公司安排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等)休假,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不得以任何形式克扣或拒发。
-
带薪年假
带薪年假需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统筹安排,且应考虑员工本人意愿。若公司强制安排且不支付工资,可能构成变相降薪,违反《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二、非因劳动者原因的停工停产
若因公司经营困难、政策调整等非员工原因导致停工停产:
-
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
公司需按劳动合同标准支付工资,若员工提供正常劳动,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
-
若员工提供正常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若员工未提供正常劳动,公司可按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生活费。
-
三、其他情形
-
未审批的不定时工作制
若公司未依法审批即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长期以此为由安排休假且不发工资,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员工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以“放假”变相降薪
单方面强制休假且不支付工资,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员工可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解除合同并索赔。
四、**建议
-
收集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公司通知等材料,证明公司存在违法行为。
-
协商解决
首先与人力资源部门或直接上级沟通,要求补发工资或安排调休。
-
法律途径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工资或赔偿损失。
-
公司安排休假不发工资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均违法,员工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