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需根据是否代扣代缴税费及社保费用进行区分,具体如下:
一、基础分录结构
-
发放工资(不含代扣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现金
(直接支付工资时使用)
-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代扣部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需在发放时同步处理)
二、代扣代缴社保费用
-
代扣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需在发放时同步处理)
三、注意事项
-
分录调整
若实际发放工资与计提金额存在差异,需通过红字分录调整:
-
发放金额大于计提:借:管理费用-工资 红字,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红字
-
发放金额小于计提: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红字
(适用于零星发放或统计误差)
-
-
对账与申报
发放后需核对银行流水与工资台账,确保账实一致,并按时申报代扣的社保和个税
四、行政事业单位特殊处理
-
事业单位工资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津贴等)
贷:财政拨款收入
(需同时代扣个人社保、公积金及个税)
总结 :发放工资的核心分录为“应付职工薪酬”与“银行存款/现金”的借贷,代扣项需单独处理。实际操作中需结合企业类型(如行政事业单位)及工资结构(含社保、公积金等)灵活调整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