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核心区别在于对“共相”(普遍概念)本质的认知:唯名论认为共相仅是名称或语言符号,现实中不存在独立实体;唯实论则主张共相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实体,独立于个别事物。 这两种哲学观点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形成对立,影响后世认识论、语言学乃至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
共相的本质
- 唯名论:共相(如“人类”“正义”)只是人类为了方便分类而创造的语言标签,没有对应的客观实在。例如,“马”这一概念只是对无数个别马匹的统称,不存在“马”这一实体。
- 唯实论:共相是超越个别事物的真实存在,如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认为“美本身”独立于具体的美的事物。
-
认识论差异
- 唯名论强调经验观察,认为知识源于对个别事物的感知,共相是思维抽象的结果;唯实论则依赖理性推导,认为普遍真理可通过逻辑揭示。
-
现实影响
- 唯名论倾向实证科学,推动现代科学中对具体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唯实论为数学、逻辑学等抽象学科提供哲学基础。
理解两者差异有助于辨析哲学、语言学乃至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概念本质争议,例如“算法模型”是真实规律还是人为工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