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没发但是已经报税了

​工资未发但已报税属于违法行为,可能导致员工权益受损、企业面临税务处罚及法律纠纷​​。核心问题在于企业未按实际发放工资申报个税,既违反《个人所得税法》的“收付实现制”原则,又可能因虚假申报引发劳动仲裁或税务稽查。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1. ​法律风险​
    企业若仅计提工资未实际发放却提前报税,涉嫌违反税法中“工资薪金所得以实际发放为准”的规定。员工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异常记录,要求企业更正申报或向税务机关举报。若企业拒不纠正,可能面临补税、滞纳金及0.5-5倍罚款。

  2. ​员工**路径​

  • ​协商优先​​:要求企业提供工资发放凭证与个税申报明细,确认是否属于财务操作失误。
  • ​行政投诉​​: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银行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据,申请责令支付拖欠工资;同时向税务部门申请更正纳税记录。
  • ​法律诉讼​​:若协商无果,可提起劳动仲裁主张工资支付,并索赔因税务错误导致的额外税负(如税率跳档多缴税款)。
  1. ​企业合规建议​
  • ​同步操作​​:个税申报必须与工资发放周期一致,避免“计提即申报”的错误操作。跨月补发工资需合并计算当期个税,而非分月零申报。
  • ​留存证据​​:保留工资表、银行转账记录、个税申报回执等“三证合一”材料,以应对税务核查。

​提示​​:员工发现个税记录异常应第一时间留存证据,避免影响房贷、签证等个人事务;企业需定期核对财务与税务数据,防范合规风险。

本文《工资没发但是已经报税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809045.html

相关推荐

可以先发工资后申报个税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不可先发工资后申报个税。工资发放必须在完成税务申报和税款预扣预缴后进行,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以避免税务风险和违法行为。 1. 工资发放与个税申报的顺序 工资发放期是指工资实际发放的日期,而税款所属期是指工资发放期所属的月份。根据规定,企业需在工资发放期对应的税款所属期内完成税款的计算、申报和预扣预缴。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不知道的公司给我申报了个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相关规定,若发现未经同意的陌生公司擅自申报个税,可通过以下途径处理: 一、处理建议 向税务机关申诉 立即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发起申诉,提供工资流水、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据,要求税务机关纠正错误申报。 若申诉被驳回,可拨打12366或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电话(如安徽长墨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案例中联系繁昌县税务局)核实情况。 投诉侵权公司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app能在不同的公司申报个税吗

个税APP可以在不同公司申报个税,但需注意申报主体与收入来源的区分。以下是具体说明: 同一人可在多家公司申报 个人所得税允许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公司分别申报工资薪金所得,但需注意: 工资薪金所得需在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申报; 若跨省工作,需在对应省份安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 申报操作流程 同一省内多家公司 :通过个税APP的“单位管理”功能,依次添加单位信息,每月申报时切换对应公司进行数据填报;

2025-05-09 会计考试

未收到工资却进行个税申报违法吗

未收到工资却进行个税申报并不违法,但存在合规性问题。 申报义务 :根据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无论是否实际收到工资,只要有工资薪金所得,就需要进行申报。 信息准确性 :在进行个税申报时,必须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如果未收到工资却进行了申报,需要核实是否存在信息错误或遗漏。 雇主责任 :通常情况下,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申报应由雇主负责代扣代缴

2025-05-09 会计考试

欠工资如何申报个税

​​欠工资申报个税需以实际发放金额为准,合并补发工资至发放当月计税,并依法扣除专项费用。​ ​若工资拖欠后补发,需将欠发部分与当月工资合并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企业应在发放次月15日内完成申报。​​关键点包括:按实发工资计税、合并补发收入、保留凭证备查。​ ​ ​​计税依据​ ​ 欠发工资期间无需申报,实际补发时需将欠发金额与当月工资合并为应税所得。例如1月工资2月补发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申报了工资但未发放怎么处理

针对个税申报后工资未发放的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核心处理原则 以实际发放工资为准进行申报 ,避免虚增收入或漏报。若工资延迟发放,需根据发放时间调整申报或补申报。 二、具体操作步骤 理清工资发放情况 制作工资台账,明确每位员工实际到账月份及金额。例如:张三9月收到7-8月工资(合计1.6万元)。 作废/更正错误申报 若已申报但未发工资(如7月申报但未发),需到税务大厅作废原申报记录

2025-05-09 会计考试

代发工资谁申报个税

代发工资的个税申报责任主体需根据工资支付方与扣缴义务人的关系确定,具体如下: 一般原则 由实际支付工资的单位或个人作为扣缴义务人,负责申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若甲方代发工资,甲方即为扣缴义务人。 分包单位代发工资的特殊情况 在工程建设领域,若分包单位负责代发农民工工资,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 分包单位需承担代扣代缴个税的责任 。此时,分包单位既是工资支付方,也是扣缴义务人。

2025-05-09 会计考试

没发工资不能申报个税嘛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未发工资的月份 不能提前申报个税 ,但需按规定进行零申报。具体操作如下: 申报原则 个人所得税遵循“收付实现制”,以实际发放工资的月份为税款所属期,次月15日前完成申报。未发工资的月份无需申报税款,但需填写零申报。 零申报的合法性 即使当月无实际收入,企业也需在申报表中填写“0”作为应纳税额,这是法定的申报义务,避免因漏报引发风险。 特殊情况处理 若企业因资金问题延迟发放工资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更正申报可以更正几次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更正申报的次数是有限制的。在年度汇算期间,每月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远程更正、作废申报的次数为5次 。一旦超过这个上限,如需进一步更正或作废申报,则需要前往办税服务厅进行办理。 了解个税更正申报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个税更正申报是指纳税人在完成个人所得税申报后,发现申报数据存在错误或遗漏时,向税务机关申请修改的过程。这包括但不限于收入、扣除项目等信息的填报错误。

2025-05-09 会计考试

跨年的个税申报表可以更正吗

跨年的个税申报表可以更正 ,但需注意时间限制和操作流程。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扣缴客户端修改错误信息,若错过修改期,可在下一年度补报或向税务部门申诉。 修改申报 :在申报期内,直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扣缴客户端更正错误数据。选择需更正的税款所属年月,进入综合所得申报界面,点击“更正申报”修改信息并重新报送。 补报申报 :若已过修改期,需在下一年度申报时补报,并提供证明材料说明原因

2025-05-09 会计考试

工资没有到账却申报个税了

‌工资未到账却申报个税的情况通常是由于企业提前完成个税代扣代缴义务,或财务流程中存在时间差导致的 ‌。关键在于:企业需按实际发放周期申报,但若工资延迟发放,可能因申报系统默认周期而产生差异。 ‌企业代扣代缴的时间要求 ‌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应在发放工资时完成个税代扣代缴。若财务提前申报,系统会显示“已申报”状态,即使员工未实际收到工资。 ‌财务流程与银行到账的时间差 ‌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申报发现有不认识的公司

个税申报发现有不认识的公司,可能涉及身份盗用或信息误报,需及时处理以保障权益。以下是具体处理建议: 一、确认异常情况 检查任职受雇信息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入「任职受雇信息」模块,核实异常企业名称、注册地、申报时间及金额。若企业完全陌生且无关联,可能为身份盗用。 收集证据 保存异常申报记录截图,包括企业全称、统一代码、申报月份及金额。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注册时间

2025-05-09 会计考试

被不知道的公司申报了个税

​​发现被陌生公司申报个税?这可能是身份盗用或企业虚报行为,需立即采取行动保护权益!​ ​关键风险包括:​​税务记录异常、补税风险、信用受损​ ​,但通过​​异议申诉、证据保全、法律**​ ​可有效解决。 若个税APP显示从未任职的公司为你申报收入,首先通过截图保存异常记录,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申报金额。随后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该企业资质,重点关注成立时间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上出现不认识的公司

个人所得税上出现不认识的公司,可能涉及个人信息被盗用或税务申报错误,需及时核实处理。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核实与申诉 立即通过个税APP申诉 进入「任职受雇信息」页面,对异常公司发起申诉,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材料。申诉后若被驳回,可跳过12366直接联系该公司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 联系税务机关 若申诉无效或需进一步调查,拨打12366或前往办税服务厅,提供身份证明、收入流水等材料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app里有不认识的公司

个税APP中出现不认识的公司记录,可能涉及身份盗用或信息错误,需及时处理以避免信用受损或税务纠纷。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可能原因分析 身份盗用 :他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申报工资,导致虚假收入记录。 信息错误 :原公司未及时更新离职信息,或存在系统操作失误。 税务系统漏洞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是税务系统内部数据同步延迟或错误。 二、处理建议 立即核实信息 通过个税APP查看详细记录(如公司名称

2025-05-09 会计考试

工资可以先发放后申报个税吗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工资必须先发放后申报个税,不可逆向操作。具体规则如下: 申报依据 个税申报需以实际发放工资为计算基础,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即工资薪金所得以实际支付时间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申报时需以发放月份为准。 申报时间要求 企业需在次月15日前完成扣缴申报,无论工资发放周期如何。例如,3月发放的工资,应在4月15日前申报。 风险与合规性 若提前申报(如工资未发先申报)

2025-05-09 会计考试

个税明细有但是没收到钱

个税明细显示有收入但实际未收到钱,通常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是用人单位拖欠或财务操作失误,二是中介公司违规“张冠李戴”申报。 遇到此类情况,可通过以下步骤解决: 核查原因 首先确认是否因银行处理延迟或节假日导致到账滞后,核对工资发放日期与银行流水。若排除时间差因素,需联系用人单位财务部门核实申报记录与实际发放是否一致。 税务申诉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发起申诉,税务机关会要求企业自查并调整申报

2025-05-09 会计考试

工资还没发个税申报了

​​工资未发时仍需依法申报个税,核心依据是税务认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即使工资未实际到账,只要属于员工当期应得收入,企业就需在申报期内完成个税计算与提交。​​关键点包括​ ​:申报义务与发放时间无关、后续补发可调整、虚假申报将面临处罚。 ​​法律依据明确​ ​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需在次月15日前完成申报,无论工资是否实际发放。税务以“所属期”而非“发放期”确认收入

2025-05-09 会计考试

多处发工资怎么申报个税

‌多处领取工资时,纳税人需将全年所有收入合并计算,通过 ‌"自行申报"‌或 ‌"委托代扣代缴单位申报"‌两种方式完成个税缴纳,避免漏税风险。 ‌关键操作包括:汇总收入、选择申报方式、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核对预缴税款多退少补。 ‌收入合并计算 ‌ 无论从几家单位取得工资,均需将全年所有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相加,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例如:A公司月薪8000元+B公司兼职5000元

2025-05-09 会计考试

工资发放了才能申报个税吗

工资发放后需在次月申报个税,但申报时需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计算基础。具体规则如下: 申报时间与原则 企业需在工资实际发放的次月15日内完成个税扣缴申报,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即以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款。 申报依据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工资薪金所得的申报必须基于实际发放金额,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 特殊情况处理

2025-05-09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