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但不发工资是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必须同时履行支付工资和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二者缺一不可。仅缴纳社保而不发工资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且可能面临劳动仲裁、行政处罚及税务风险。
-
法律明确要求工资与社保同步履行
劳动关系成立后,企业需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并依法缴纳社保。若仅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主张补发工资并要求赔偿,企业还可能因虚构劳动关系被社保部门追缴费用并罚款。 -
税务与社保稽查风险
金税系统会监控企业工资与社保基数的一致性。长期零工资申报将触发预警,导致企业所得税调整、补缴滞纳金甚至罚款。例如,社保基数与个税申报差异超过15%即被稽查。 -
劳动者**途径
员工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需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据。仲裁胜诉后,企业需补发工资并支付25%经济补偿金。 -
合规替代方案
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个人参保或享受地方补贴政策;若需企业参保,应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并完整留存用工档案,避免法律与税务风险。
总结:企业不可通过“只缴社保不发工资”规避责任,否则将承担更高成本与信用风险。劳动者应主动**,企业需依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