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
一、加班工资的计算标准
-
工作日加班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 150% 的工资报酬。 计算公式:
$$小时加班工资 = \frac{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times 8} \times 150%$$注:标准工时制下月计薪天数通常为21.75天。
-
休息日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在休息日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200% 的工资报酬;
若安排补休,则不支付加班费。
-
法定节假日加班
用人单位安排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 300% 的工资报酬。
二、其他注意事项
-
加班工资基数
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或者劳动合同订立时用人单位确认的本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
特殊工时制度
-
综合计算工时制下,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按150%-300%支付;法定休假日按300%支付。
-
不定时工时制一般不支付加班费。
-
-
加班审批要求
用人单位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后方可安排加班,且每月加班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
-
补休与工资替代
-
休息日加班可安排补休,补休以实际休息时间计算;
-
法定假日加班必须支付工资,不得以补休替代。
-
三、违法情形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依法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不低于工资300%的数额)。
以上规定综合了《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