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加班不给加班费是不合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必须支付相应的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未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加班费支付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
-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也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变相****者加班,且必须依法支付加班费。
二、未支付加班费的常见情况及法律支持
未经审批的加班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需证明加班事实的存在。如果劳动者能提供考勤记录、工作安排邮件或聊天记录等证据,即使未经公司审批,用人单位也需支付加班费。隐形加班现象
随着数字化办公的普及,隐形加班问题日益严重。用人单位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安排工作任务,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仍需响应,这种情况下的加班也需支付加班费。专家呼吁通过立法明确“线上加班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途径
劳动者若遇到未支付加班费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
- 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供加班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邮件、聊天记录等)。
- 诉讼:若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援助:可咨询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专业法律支持。
总结
长期加班不给加班费不仅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还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应得的加班费。用人单位应依法规范加班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