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单位可以依法解聘,但需满足法定退休条件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关键点包括:劳动合同自动终止、退休年龄标准差异、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情形,以及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
法定退休年龄与劳动合同终止
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干部55周岁。达到法定年龄后,劳动合同自动终止(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单位无需解聘即可依法终止劳动关系。若员工已领取养老金,单位更无需额外操作。 -
特殊工种与提前退休情形
从事高危或特殊工种(如井下、高温作业)的职工,退休年龄可提前至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即可退休。此类情况需医院及劳动部门证明,单位可据此终止合同。 -
未达退休条件或过错处理
若员工达到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不足,单位可终止合同且无需补偿。但若员工存在重大过错(如严重违纪),即使未退休,单位也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合同。 -
退休后劳务关系与权益
退休后继续工作视为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保护,但可签订劳务协议明确权利义务。返聘人员不享受社保待遇,薪酬由双方协商,纠纷适用民法典而非劳动法。
总结:退休年龄是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节点,单位解聘需符合年龄或特殊条件,且无需经济补偿。退休后工作性质转变,建议通过书面协议保障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