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需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辞职不发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以下是具体分析及应对建议:
一、试用期工资的法定标准
-
最低工资限制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工资支付义务
即使仅工作一天,用人单位也需按约定支付工资,不得以“试用期”为由拒绝支付。
二、试用期辞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
已工作期间的工资
劳动者因工作获得报酬的权利不因试用期长短而受影响。只要实际提供了劳动,就应当获得相应报酬,通常按实际工作天数折算。
-
未工作期间的工资处理
若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试用期提前终止(如未依法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
$$\text{经济补偿金} = \text{劳动者月工资} \times \frac{\text{实际工作月数}}{12} \times 2$$其中“月工资”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试用期工资)。
三、**途径
-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补发工资及可能的经济补偿。建议保留书面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作为证据。
-
劳动监察投诉
若协商无果,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要求介入调查。
-
申请劳动仲裁
-
时效要求 :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
-
所需材料 :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身份证明等。
-
补偿标准 :可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25%的经济补偿金。
-
-
法律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可在收到仲裁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
证据收集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同事证言等关键证据。
-
时效管理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2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法律咨询 :复杂案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提高**成功率。
通过以上途径,劳动者可依法追讨应得工资及补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