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让员工休息超过法定假期是否违法?关键要看是否违反《劳动法》关于工时、工资和协商一致的规定。若企业单方面延长休假且未支付工资,或变相降薪裁员,则构成违法;若双方协商一致并保障基本权益,则可能合法。
-
法定工时与工资保障是红线
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保证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若强制休假导致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标准,或未按劳动合同支付休假期间工资,属于克扣工资行为,员工可投诉或仲裁。 -
单方面强制休假可能涉及变相裁员
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长期安排员工无薪休假,实际未停工停产,可能被认定为规避经济补偿的违法裁员。员工可要求恢复工作或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
协商一致是关键合法条件
若企业与员工协商达成书面协议,明确休假期限、工资发放标准(如按80%支付),且不损害员工权益,则不属于违法。但需注意:协商不得违背员工真实意愿。
企业强制休假是否违法,需综合判断是否损害劳动者核心权益。员工遇到疑似侵权行为,应保留考勤、工资记录等证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