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资
关于旷离和正常离职的工资发放问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具体说明如下:
一、旷离的工资发放规则
-
工资支付义务
用人单位即使员工旷离,仍需按实际工作天数发放工资。法律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无故拖欠。
-
损失赔偿与工资扣除
-
若旷离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如招聘费用、生产损失等),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但扣除金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
扣除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
特殊情况处理
- 用人单位可要求旷离员工承担直接经济损失,但需提供充分证据。
二、正常离职的工资发放规则
-
提前通知与工资结算
员工需提前30天书面申请离职,或符合《劳动合同法》38条规定的情形(如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工资。
-
违法离职的工资处理
若未提前30天书面离职(即擅自离职),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但需全额支付工资。
三、法律依据与**途径
-
《劳动法》相关规定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原因造成损失,可要求赔偿,但需证明损失与劳动者的因果关系。
-
**途径
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员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总结
-
旷离 :需支付实际工作天数的工资,可扣除不超过20%的经济损失,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正常离职 :需提前30天通知,离职时结清工资;擅自离职需承担法律责任但无需赔偿工资。
建议员工在离职前与用人单位协商确认工资发放方式,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