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属于 辞退 ,而非解雇。两者在法律性质、适用场景及程序要求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核心区别
-
主导因素不同
-
裁员(辞退) :由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业务调整等客观原因实施,属于被迫终止劳动关系。
-
解雇 :因员工个人原因(如违纪、不胜任工作等)由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
-
适用范围不同
- 裁员通常涉及 20人以上或占比10%以上的集体性人员调整 ,解雇多为 个别员工处理 。
二、法律条件与程序
-
经济性裁员要求
-
需满足:
-
裁员人数≥20人或占员工总数10%以上;
-
提前30天向工会/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
-
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并审批。
-
-
未满足上述条件者可能构成 假借经济性裁员 ,属于违法辞退。
-
-
补偿标准
-
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N或N+1 (N为工作年限工资)。
-
解雇:根据员工过错程度支付相应赔偿,无固定标准。
-
三、应对建议
-
判断合法性 :若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说明、未报批或裁员人数不符合标准,可主张 经济性裁员无效 ,要求按解雇处理。
-
协商与** :建议保留沟通记录,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主张补偿。
总结 :公司裁员属于用人单位依法进行的集体性辞退行为,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若存在程序瑕疵,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雇。